您好,欢迎浏览江盐集团网站!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imgboxbg
/
/
/
/
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包干到户 体制创新(五十)

专题栏目

资讯分类

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包干到户 体制创新(五十)

  • 分类:党史故事
  • 作者:
  • 来源:共产党员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1-08-23 15: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1977年6月,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28万个生产队在当年只有10%的生产队能够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收入低于60元,人均收入40元以下的约占25%。

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包干到户 体制创新(五十)

【概要描述】 1977年6月,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28万个生产队在当年只有10%的生产队能够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收入低于60元,人均收入40元以下的约占25%。

  • 分类:党史故事
  • 作者:
  • 来源:共产党员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1-08-23 15:24
  • 访问量:
详情

       1977年6月,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28万个生产队在当年只有10%的生产队能够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收入低于60元,人均收入40元以下的约占25%。从全国来看,农业合作化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对的提高,但是经营管理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导致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面对这样的情况,各级领导都很着急,思考解决办法。
       1978年夏秋,安徽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这使得当时的安徽农民和农业生产,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给了安徽一次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的机遇,也让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特殊契约,成为了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一个标志。在那个后来人尽皆知的夜晚,村西头一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里,严宏昌、严金昌等18个衣衫褴褛的村民就着微弱的煤油灯,酝酿着一件惊天大事。为了活命,大家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产到户。他们冒死在契约上留下了红手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年后,如同释放了魔力,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由之前的每年的3万斤左右一下子增加到13.29万斤,相当于“文革”期间年均产量的4倍。不仅证明了18户村民选择的正确性,也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从安徽、到四川再到全国,从农民自发的责任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式确立。到1981年底,全国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从而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在全国广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解体。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福州路197号

电话:(0791)86379366
传真:(0791)86379366
邮箱:
jxyyxw@163.com 

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众号

底部备案

发布时间:2021-03-22 1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