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resources
经济晚报:江西盐业打造中国的南方区域供盐中心
分类:{{info.categoryMenuName}}
作者:
来源:经济晚报
访问量:{{info.hits}}
发布时间:2010-05-12
字体:[ ]

 

◎江西工业三年强攻规划系列报道之江西省盐业集团公司

胡世平董事长勾画省盐业集团公司未来发展蓝图

 

      他面带微笑,平易近人;他从轻工纺织业跨至盐业,走得坚实有力;他受命于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深化之时,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带领江西省盐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江盐”)“化危为机”,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就是江西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胡世平。

 

      2009年5月,胡世平执掌江西盐业,难免会有一种陌生的感慨。很多人认为,一个不懂盐业的人怎么能够带领盐业发展。而实际上,胡世平一踏入这个领域,江西盐业就让他内心强烈意识到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从此以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江盐改革,勾画了江盐未来发展蓝图,谱写了江盐打造中国的南方区域供盐中心的未来之歌。在这曲壮歌中,离不开胡世平以澎湃的激情和辛勤的汗水写下的重音符。

 

      今年年初,在江西工业三年强攻规划海口座谈会上,江西省盐业集团信心满满,确保到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翻一番的水平,实现工业增加值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利税总额2.2亿元,并提出以清江盆地为基地建成南方区域供盐中心的新理念。

 

      在全国盐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这个即将打破专营走向市场的传统行业,江盐竟然喊出了“打造中国的南方区域供盐中心”的口号。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背景下,江盐将凭借什么让它如此傲然?又有什么样的后盾支撑着江盐人一步一步向目标迈进?带着种种疑惑,记者走进了江盐,解读江西盐业集团董事长胡世平引领江盐超常规发展之谜。

 

 

 

        危机与机遇并存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对盐及相关下游产业的影响,制盐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流通企业盈利空间收窄,内忧外患,江西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人知道,在上任之后的这几百个日夜里,胡世平经历了怎样的压力和忧虑,而面对记者,他只是淡定地说道:“今后一段时期,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和保值增值的任务确实有些艰巨,充满挑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机遇,只要按照要求、立足自身,一定能够实现平稳过渡。”

 

      胡世平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集团及各全资、控股子公司面对严峻形势,冷静分析、化压力为动力,经过稳定食盐专营、抓紧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清理对外投资、加强财务管控,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实施,一番努力下来,集团经济运行、经济效益环比实现向好。

 

      “危中寻机”,光有胆量是不够的,基于对风险的良好把控和对企业的精心挑选,即使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峻的2009年,江西省盐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营业收入7.13亿元,书写了危机时的“传奇”。但胡世平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认为:“盐业市场虽小,却具备了垄断行业的典型特征——专营。垄断下的盐业市场经济概念不强,价格没有弹性,所以盐业集团光靠做盐、卖盐,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制盐与盐化同在

 

      近年来,网上经常有一些关于食盐加碘方面的炒作,一些不良分子也在通过媒体,不断报道工业盐冲击市场,危害人们健康的消息,食盐专营的全民补碘因此尤显重要。

 

      面对严峻的形势,胡世平意识到:“在专营放开之后,整个盐业集团也要进行大的转型。”

 

      谈及未来的主业规划,胡世平显得自信又充满希望:“思路决定出路,集团公司的发展要客观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力,依托自身优势,做好‘制盐、盐化工、流通业(商贸连锁)、后勤适度多元’的四大板块,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

 

      胡世平告诉记者,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铁路、电力、盐业等行业改革”,令业界重燃希望。去年盐业集团就提出了十二五的整个基本思路,即做大做强制盐,延伸发展盐化产业和做优做强流通业,适度多元化相结合。

 

      胡世平坦言,新型盐化工未来投资发展方向重点将放在制盐方面,从制盐入手,围绕资源整合,倾力拓展品种盐和高端盐业务,用产品的差异化、系列化、高端化,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培育刚性销量下的弹性增量利润。

 

      与此同时,利用江西岩盐资源优势,在烧碱、纯碱的基础上延伸做盐化工、氯化工和氟化工,转型升级后实现 “盐碱联合,盐卤一体” 的模式,目前,我国这种模式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但在江苏盐业,却有类似模式的两家企业联合生产,并且运营状况非常成功。

 

      之前的盐业过于古板,从没有去考虑过这种模式。没有盐化工的生产经验,没有化工企业的管理经验,没有专门的人才,这个盘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胡世平觉得通过并购,直接形成盐化一体模式,降低成本,无论从资金还是效益来看,都是最理想的。

 

      同时,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盐业集团在全省有规模非常庞大的仓库,配送站、网络队伍。所以,依托集团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和反馈仓储、运输、配送、销售信息,实现流通管道和价值链增值必然成为市场竞争的另一过人之处。

 

      然而,胡世平并未满足于此,“从资源的整合组建盐卤公司,然后做成南方区域供盐中心。”雄心勃勃的他又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

 

        盐的市场是一种区域市场。盐本身的价格不高,如果超过运输半径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未来的竞争实际上并不是营销企业的竞争,而是制盐企业的竞争。而且广东、福建、广西都是非产盐省,浙江只有部分海盐,所以在南方这块热土上,江西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在江西樟树、会昌两地共计拥有110亿吨的岩盐储量。所以,打造中国的南方区域供盐中心势在必行。

 

      “这个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保证措施在哪?这个盘该如何操作?恰逢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制盐企业如何拓展下游盐化工?”种种疑问,困惑着胡世平。

 

        人才和财务兼顾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决定,就必须走下去。目前盐业集团已请江西财经大学对构建区域中心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计划以绝对控股的晶昊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平台,在樟树盐化产业园区新上一套年产100万吨精制盐生产装置并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晶昊盐化将形成年产200万吨生产能力。

 

      另外,胡世平对人才的培养也相当重视,在内部公开招聘江盐实业公司总经理职务,在外部公开招聘营销总监,全面走市场化路线,把人员全部调到市场中,要求他们完善盐的多元化,价格的多样化,市场的丰富化。

 

      “如果专营一放开,便进行第二轮的股权多元化改造,将盐业集团变成连锁商贸业态,直接走向市场。通过江盐实业公司,把全省的运销渠道进行升值。盐的产品很单调,但我们现在开发新的产品,包括食用盐、洗涤用盐、沐浴用盐、软化水用盐,各种用盐。同时兼做酒、糖、味精、酱油等产品的省级总代。

附件下载:
{{item.name}}
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