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resources
首个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
分类:{{info.categoryMenuName}}
作者:
来源:扬州晚报
访问量:{{info.hits}}
发布时间:2011-05-13
字体:[ ]

        2011年5月9日,全国多年从事盐文化研究的权威博导、教授、学者以及盐文化遗迹景区代表等300余位相关专家齐聚扬州,共同研讨全国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当天会议上,众多专家共同签署《全国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扬州宣言》。

 

      “扬州因盐而兴盛,对盐文化的开发保护一直是扬州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当天下午,扬州市副市长王玉新在会议致词中称,当前,扬州瘦西湖以及扬州历史城区正以“盐商文化”为路径申遗,此次全国性的“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讨会在扬州召开具有非凡的意义。

 

      来自全国各省300余位专家学者会聚盐运重镇、文明古城扬州,共同研讨盐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盐,认知盐,解读盐。会议上,专家学者共同倡议签署了《全国盐文化遗产开发保护扬州宣言》,明确了国内各地在盐文化开发保护方面所需要注意和遵守的相关问题。

 

      《扬州宣言》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盐滩、盐井、盐池、盐商住宅等有形遗产的保护。对仍在运转的,应在运转中保护;不再产盐而遗迹尚存的,则应彰显其认知功能,活化为旅游资源,使其继续为人类生活服务。

 

      宣言要求相关专家学者梳理非物质盐文化遗产,弘扬其优良传统,为当代人所利用,为后代人谋幸福。协助各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对盐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开发、保护、规划。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保护开发。例如制定保护条规,设置保护奖项,编制盐文化遗产名录,等等。

 

      另外,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将挖掘、发现的行业性盐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向国家级、世界级文化遗产名录推荐。

 

      会议中,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理工学院教授曾凡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盐文化保护开发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展开尚属首次,而首次举办如此规模的会议就放在古城扬州,与扬州盐商文化的深厚基础不无关系,“扬州的盐商文化开发得特别好,我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古街巷还是运河的码头遗址,都堪称中国盐文化中的典范,值得各地认真学习、研究。”曾凡英介绍说,这是他5年来第二次来扬州,虽然两次都认真研究了扬州的盐商文化,但依然觉得扬州盐商文化还有内容,值得终身探讨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付清远先生认为,扬州盐商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盐商建筑及园林,他认为,“大运河和扬州盐商历史遗迹的申遗肯定会快于丝绸之路的申遗。”

附件下载:
{{item.name}}
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